2013年12月18日我從紐約飛回北京,飛機上拿了兩份當日的報紙,一份是英國的《金融時報》,一份是美國的《紐約時報》,兩家報紙都在頭版刊登了普京出手援助烏克蘭報道暨評論文章。
烏克蘭處于歐洲與俄羅斯之間,其地緣政治價值不言而喻。冷戰(zhàn)結(jié)束后,美國戰(zhàn)略家布熱津斯基就曾指出,沒有烏克蘭,俄羅斯就不可能再成為一個歐亞帝國;俄羅斯可以爭取成為帝國,但至多是一個亞洲帝國,并可能卷入到中亞的紛爭之中。
如果烏克蘭倒向俄羅斯,那么波蘭將處于東西方爭奪的前線。俄羅斯的政治家對地緣政治從來都有極高的敏感性和硬朗的手段,只是由于政治經(jīng)濟多方面的原因,在與西方的競爭中俄羅斯長期處于守勢。
星移斗轉(zhuǎn)潮漲潮落,此時此刻天時地利人和都轉(zhuǎn)到了俄羅斯一邊。
11月21日,烏克蘭突然宣布停止與歐盟進行的聯(lián)系國協(xié)定談判,從而使11月29日雙方簽署協(xié)議的計劃泡湯。在加入歐盟前的最后時刻,烏克蘭“反水”了。在加入歐盟還是普京倡導的歐亞聯(lián)盟之間,烏克蘭還左右徘徊。正因如此,普京適時給了烏克蘭一個胡蘿卜。普京的大禮包(至少20億美元/年購氣支持節(jié)省加150億美元債券購買承諾)既解了烏克蘭的燃眉之急,也是對亞努科維奇的獎賞。
盡管普京公開宣稱,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援助只是為了幫助“兄弟”,沒有任何政治條件。但反對派領(lǐng)導人雅特森尤科說:“只有老鼠夾上的奶酪是免費的”,烏克蘭的反對派質(zhì)疑總統(tǒng)亞努科維奇接受援助背后可能的交易。
對這一點,《紐約時報》評論說:“俄羅斯此時的大筆援助的確是個勇敢的行動,但風險也很高。對正在進行中的大規(guī)模反政府示威有火上加油的效應,也許會進一步加深國內(nèi)的政治混亂。”
前美女總理季莫申科正在獄中服刑,起訴她的理由之一就是在與俄羅斯簽署天然氣貿(mào)易協(xié)議時出賣了國家的利益。如果反對派的抗爭獲得成功,亞努科維奇重蹈美女總理前車之轍不是沒有可能。風險對俄烏兩國總統(tǒng)政治家都很高。
2006年1月1日上午10點,當烏克蘭和歐洲人民在嚴寒中慶祝新年到來之時,俄羅斯關(guān)閉了管道閥門,斷然終止了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起因在于2004年12月烏克蘭舉行總統(tǒng)大選時,俄羅斯曾赤裸裸地加以干涉,普京總統(tǒng)親自指揮了干涉行動。但是,親俄派的候選人亞努科維奇(現(xiàn)任總統(tǒng))最終仍然以失敗告終,他的政敵打著親歐美旗號的尤先科成功當選。
為了報復烏克蘭隨后一系列的親近歐洲疏遠俄羅斯的行動,俄羅斯以“同氣同價”的理由提出要烏克蘭以國際價格購買俄的天然氣。面對突然4倍多的漲價,烏克蘭斷然地拒絕了俄羅斯的要求。
惱怒的普京政府在2005年末向基輔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基輔當局不接受每千立方230-240美元的國際價格,俄羅斯將于下年1月1日停止向烏克蘭供應天然氣。于是便發(fā)生了震驚世界的烏克蘭“斷氣”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