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曾經是中國光通信產業(yè)趕超世界的核心競爭力。華為中興依靠高品質、低成本的光網絡設備,擊敗了國外眾多老牌巨頭,成功占據了全球市場的過半份額。幾十年的厚積薄發(fā),它們在技術上也逐漸超越了國外競爭對手。但是,上游的光器件,拿得出手的似乎仍然是低成本。
光器件是整個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核心。因此,位居高位的韋樂平,最近每次在光通信類會議上演講都會強調,光器件的價格是光通信發(fā)展的瓶頸。那么,在價格戰(zhàn)中越戰(zhàn)越勇的中國光器件廠商,為何無法解答韋總的難題?
哪些光器件要降價
韋樂平指出,摩爾定律幾十年來是信息產業(yè)的基本定律,但在光通信領域,摩爾定律只適用于分組、交換矩陣、存儲等電域技術,不適用以手工為主的光通信技術。
“一個1350公里的長途光通信波分系統(tǒng)中(80×100G),光域成本約占75%。光域成本中,光器件成本約占90%,相當于占整體成本的70%。一個100G核心路由器,光器件成本約占60%。而且,隨著流量的逐步提升,路由器的背板芯片互連、板級互連、機框互連將‘光化’,更加大了光的分量。”
因此,韋樂平認為,骨干網的核心光器件成本占比過高,且將呈現(xiàn)越來越高的趨勢,必須設法降低成本。此外,韋樂平談到FTTH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時也談到,“成本的關鍵是終端”。
對光器件降成本,韋樂平也提出了他的建議。對終端產品(ONU等),方法是BOB方案(即BOSA on Board)和集成化。對骨干網光器件,韋總開出的藥方是光子集成。韋總認為,PLC平面光波導集成技術近期有應用空間,但其電光特性很差,發(fā)展空間有限,不是大方向;InP適合有源光模塊,對無源器件則成本過高,無法作為普適性的單片光子集成解決方案。
韋樂平認為,硅光子集成可以利用現(xiàn)有CMOS集成電路上的投資、設施、經驗和技術,來設計、制造和封裝光器件和光電集成電路,使得光器件的成本曲線向電域的摩爾定律靠近,真正實現(xiàn)光器件成本的突破。當然,硅光子技術還不成熟,應用到不同的器件類型,還需要幾年不等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