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計算機時代,但知道計算機的發(fā)明者的人并不多。由于多數(shù)的先驅都是秘密工作的協(xié)作團隊的一份子,他們并沒愛迪生、貝爾、摩爾斯等人那么有名。然而,有一位天才有著悲劇色彩的傳奇人生,他就是計算機科學之父、英國數(shù)學家阿蘭·圖靈。他的傳記片《模仿游戲》即將在11月上映。
該電影的名稱,指的就是圖靈認為終有一天機器會以與人類別無二致的方式思考的一項測試。他對于人工智能潛力的信奉與傳統(tǒng)學派的看法形成鮮明對比,后者認為人類和計算機共同發(fā)揮各自的才能,共同合作,總比計算機單獨行事更具創(chuàng)造力。
雖然媒體時有報道,但人類對純人工智能的探索目前仍令人失望。相比之下,人類與機器相結合的做法則持續(xù)不斷地產(chǎn)生令人驚嘆的創(chuàng)新。正如圖靈的傳記片所表明的,他自身極富人性的生活就是人腦和人工智能沒有根本差異的想法的有力回擊。
機器能夠思考嗎?
圖靈擁有創(chuàng)新者共有的一種特質。用他的傳記作者安德魯·霍奇斯(AndrewHodges)的話來說,他“慢慢懂得了主動性與不順從之間的模糊界限”。
他很早就學會保守秘密。他在上寄宿學校時意識到了自己是同性戀,后來他迷戀上了一個最終在他們畢業(yè)前因肺結核而離世的同學。在二戰(zhàn)期間,圖靈成為了英格蘭布萊切利園團隊的負責人。當時,他們負責開發(fā)機器破解德軍的軍事密碼。
在意識到隱藏自己的性取向和解密工作的需要后,圖靈很多時候都陷入了一種模仿游戲,假裝自己不是同性戀,假裝從事解密以外的工作,等等。他還努力思考一個自由意志問題:我們的個人偏好和沖動是否都像機器那樣預設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