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對五金模具企業(yè)產品生產至關重要,保證五金模具企業(yè)產品質量基礎。然而,隨著五金材料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總有一些惟利圖廠家或不法商販,將偽劣產品推向市場,即使某些正規(guī)廠家,由于自身管理漏洞或其他原因,也可能使一些劣質產品流入市場。這些偽劣產品生產使用過程,構成了重大質量或安全隱患,成為了產品生產質量事故或安全事故罪魁禍首。另外,采購回原材料如果控制不當,也直接影響產品生產質量。如何防止偽劣或變質原材料流入生產線,是每個模具企業(yè)需要研究課題。行業(yè)專家羅百輝認為,五金模具企業(yè)要控制好原材料采購質量,保證產品生產質量安全,需要從原材料供應商評價、選擇,加強原材料入庫前驗收,提高倉儲管理質量等方面來進行控制。
一、原材料分類及其供應商評價與選擇
1.生產原材料應實行分類管理,突出重點
五金企業(yè)需要原材料種類繁多,但不同原材料對生產產品質量影響不同。為便于進行采購質量重點控制,應按原材料對產品生產質量影響程度不同,將原材料進行分類管理。一般分為三類:
A類原材料:指生產使用過程,可能對產品生產質量帶來直接、重大影響(例如對產品關鍵功能、性能可能產生直接影響)原材料。
B類原材料:指生產使用過程,可能給產品質量帶來間接或較重要影響原材料。
C類原材料:指一般為輔助件,對產品質量影響一般或輕微原材料。
2.對原材料供應商評價
實踐表明,采購原材料質量否穩(wěn)定,很大程度取決于供應商質量管理水平。因此,采購前應對提供各類原材料供應商質量保證能力進行評價。
(1)對A類原材料供應商評價
對A類原材料供應商評價重點,一般要實地考察、評價其質量體系運行狀況、既往供貨情況、供貨質量異常時處理與整改能力,以及如期交貨及交貨數(shù)量能力、其產品性價比、其售后服務能力(包括售后服務態(tài)度、及時性、效果)等。同時還要通過:查閱供應商提供資料,從供應商其他顧客處側面調查、了解,對提供原材料樣品進行測試試用,對提供原材料質量定期分析結果等方式進行評價。
(2)對B、C類原材料供應商評價。
一般不實地考察,主要查閱供應商提供資料,對提供原材料樣品進行測試試用,原材料質量定期分析結果分析等,即可達到對供應商評價目。其:對B類原材料供應商評價,由采購部門提出“B類原材料供應商評價名單”提供B類供應商相關資料,或以往B類原材料檢驗、使用情況等質量、服務、價格等資料、信息,送技術、制造、質量、財務等相關部門會簽(評審),報高層管理者批準即可;對C類原材料供應商能力評價,由采購部門提出“C類供應商評價名單”,由質量、財務等會簽、采購部經理簽字后執(zhí)行。
[$page] 3.對原材料供應商選擇與確定
合格原材料供應商應通過選擇來確定。而獲得一個合格原材料供應商,則取決于上述對各供應商質量保證能力評價結果以及生產使用情況、價格、信譽等因素。因此,最后確定供應商,應適當多選擇幾家同種原材料供應商進行對比,尤其生產使用情況以及各供應商質量保證能力基本相當情況下。
二、嚴格原材料入廠控制
從評價合格供應商采購原材料,并非可以萬事大吉。供應商合格,只表明該供應商具備了提供質量相對比較穩(wěn)定原材料基本條件,其實際到貨原材料數(shù)量否存短缺,質量否能滿足生產要求,還不能肯定。因此,原材料入廠前,還應按照以下要求嚴格把好入廠質量關。
1.無需檢驗原材料驗收。應依據原材料采購合同、隨貨同行《合格證》、《材質書》等質量證明材料驗收;對個別低值易耗品而難以出具相應《合格證》、《材質書》,必須提前供樣品。對無《合格證》、《材質書》原材料,應拒絕驗收、入庫。
2.對需檢驗原材料經檢驗合格后方可入庫。需檢驗原材料入庫前,采購部門應填寫《送檢記錄》交專業(yè)檢驗部門,專業(yè)檢驗部門出具合格檢驗報告后,憑合格報告入庫。如檢驗不合格,則應做好《不合格品記錄》單填寫,并及時填寫質量信息反饋單向質量主管部門反饋,要求采購部門辦理退換貨手續(xù)。
3.及時建立驗收入庫后驗收記錄。保管員應建立《原材料入庫驗收記錄》,記錄包括:原材料名稱、規(guī)格、型號、生產廠家、到貨時間、到貨數(shù)量、合格數(shù)量、驗收時間以及相應質量證明;并按材料類別、名稱、規(guī)格分別登賬建卡,以備今后查詢、確認。
4.對急用或質量證明材料未全原材料驗收處理。對急用或質量證明材料未全原材料,需及時填寫信息質量反饋單向質量主管部門反饋,由質量主管部門向采購部門催要未到質量證明材料,并將此原材料按入庫驗收程序,暫存不合格區(qū),核實合格后方可辦理驗收手續(xù)。
5.材料外觀質量驗收要檢查原材料外包裝物有無破損、缺陷,看包裝物有無腐蝕、滲漏現(xiàn)象,開箱檢查品名、等級、規(guī)格型號等,憑產品合格證書、裝箱單驗收。
6.對只有安裝使用階段才能暴露出來內質量問題,原材料保管員要建立質量跟蹤卡,保持與生產使用單位溝通,掌握第一手資料,做到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反饋,并通知供應部門依規(guī)定處理。